首頁 > 弘揚延安精神 傳承紅色基因 > 正文
發(fā)布時間:2025-01-06
作者:楊文軍 楊威儀 來源:陜西日報
2022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瞻仰延安革命紀念地時強調,要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弘揚延安精神,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發(fā)揚斗爭精神,為實現黨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標任務而團結奮斗。2023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陜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指出,陜西要用好自身歷史文化資源和紅色文化資源,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和延安精神,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延安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在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事業(yè)的偉大斗爭實踐中,培養(yǎng)、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崇高革命精神和優(yōu)良革命傳統(tǒng),它是民族精神的升華,是革命精神的傳承,是時代精神的體現,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不竭精神動力。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們要大力弘揚延安精神,賡續(xù)紅色血脈,以延安精神戰(zhàn)勝前進道路上的風險挑戰(zhàn),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努力在新的趕考之路上交出優(yōu)異答卷。
從延安精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
延安是中國革命的圣地。從1935年到1948年,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進行革命斗爭的心臟。在這十三年間,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和老一代共產黨人在這片黃土地上戰(zhàn)斗生活,領導全國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中國革命事業(yè)也從低潮走向高潮、實現歷史性轉折,并孕育形成了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集中體現了我們黨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追求,體現了我們黨的革命精神和政治品質,體現了我們黨的光榮傳統(tǒng)和優(yōu)良作風,是中國共產黨人紅色基因的鮮明標識,蘊含著中國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我們從延安精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就是要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wěn)思想之舵,始終保持政治定力,深刻理解“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就是要推動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就是要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確保“趕考”的方向不偏、力量不減,以昂揚斗志投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
從延安精神中汲取思想力量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是延安精神的精髓,是中國共產黨人發(fā)展壯大的思想武器。歷史經驗反復證明,堅持這一思想路線,革命就勝利,事業(yè)就進步;反之,就會犯錯誤,事業(yè)就會受損失。延安時期,我們黨堅持真理,修正錯誤,開展整風運動,使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成為全黨的思想路線和行動自覺,黨的七大上確立了毛澤東思想作為全黨的指導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飛躍。這一思想路線不僅是抗日戰(zhàn)爭和中國革命勝利的保障,直至今天依然是我們解決問題和推進事業(yè)的法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是我們適應新形勢、認識新事物、完成新任務的根本思想武器。我們必須從延安精神中汲取思想力量,在新的趕考之路上破解各種危機和挑戰(zhàn)。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國百年大發(fā)展同步交織、相互激蕩,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層出不窮,要堅持以發(fā)展著的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科學把握世情、國情、黨情深刻變化,既清醒地認識我國綜合國力的存量,又深刻地洞察我國綜合國力的變量,切實發(fā)揮歷史的主導性和創(chuàng)造性,敢于和善于分析回答現實生活中和群眾思想上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不斷深化改革開放,不斷推進理論創(chuàng)新、實踐創(chuàng)新、制度創(chuàng)新、文化創(chuàng)新。要強化問題意識、時代意識、戰(zhàn)略意識,不斷回答時代和實踐給我們提出的新的重大課題,在科學回答時代之問、人民之問和世界之問的過程中,不斷運用好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這一根本思想武器。
從延安精神中汲取初心力量
延安時期,毛澤東同志發(fā)表了《為人民服務》的演講,開宗明義指出“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始于延安,貫穿于中國共產黨一百多年的奮斗歷程,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始終如一的為民情懷,也是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奧秘所在。
從延安精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一個重要方面在于牢記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這一面”,銘記“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切實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始終站穩(wěn)人民立場,始終與人民群眾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保持血肉聯系,始終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要緊緊依靠人民,尊重人民創(chuàng)造精神,匯集全體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扎實推進共同富裕,實現人的全面發(fā)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有了人民的信任、支持與擁護,黨就能夠在新的趕考路上擁有不竭的力量源泉,戰(zhàn)勝一切艱難險阻,帶領人民創(chuàng)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從延安精神中汲取奮斗力量
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重要內涵。延安十三年,中國共產黨由小到大、由弱到強,中國革命由低潮走向高潮,其中重要原因就是全黨上下展現出一股戰(zhàn)天斗地、敢為人先、不怕犧牲、永遠奮斗的革命精神。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永葆艱苦奮斗本色,指出能不能堅守艱苦奮斗精神,是關系黨和人民事業(yè)興衰成敗的大事。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取得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性成就,創(chuàng)造了世界發(fā)展史上的奇跡,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但同時也要看到,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fā)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我們必須牢牢把握這個基本國情,牢牢立足這個最大實際,繼續(xù)發(fā)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作風。當前,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關系變幻動蕩,一些國家逆經濟全球化發(fā)展大勢而動,大搞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對此,我們更要發(fā)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精神,肩負起歷史重任,努力把自己的事情辦好。在新的趕考路上從延安精神中汲取艱苦奮斗的力量,就要以堅韌不拔、百折不撓、滾石上山的毅力,繼續(xù)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以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tài)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tài),始終保持革命者大無畏的奮斗精神,創(chuàng)造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偉業(yè)。
https://esb.sxdaily.com.cn/pc/content/202410/23/content_885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