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歡 徐娟娟 靳哲 李惠 核稿:姜慶
“15歲來到黃土地時,我迷茫,彷徨;22歲離開黃土地時,我已經有堅定的人生目標,充滿自信。作為一名人民公仆,陜北高原是我的根,因為這里培養(yǎng)出了我不變的信念:要為人民做實事!無論我走到哪里,永遠是黃土地的兒子?!绷暯娇倳浽谖恼隆段沂屈S土地的兒子》中回憶說。從梁家河到中南海,習近平總書記給出了他的答案,并用自己的言行,為青年樹立了榜樣。11月11日至30日,我校經管學院的65名黨員、預備黨員和發(fā)展對象,先后來到延安北京知青博物館,延川縣梁家河村,和《梁家河》一書的首發(fā)地——延安中國紅色書店,開展實踐教學和參觀學習,舉行了“青年的楷模 學習的榜樣”——經管學院第二屆“青年大學生學習青年習近平”主題教育系列活動。活動開展中,青年黨員們一次次經歷著心靈的震撼與靈魂的觸動,感受著習近平總書記青年時期的成長故事,內心里充滿了熱情與力量。
一、回憶往昔歲月,感受青春贊歌
“重溫北京知青的艱苦歲月,學習北京知青堅韌不拔的毅力與艱苦奮斗的精神,這正是我們此行的意義所在?!睂W生第三黨支部書記晁遼科在參觀前說。11月11日上午,經管學院全體黨員、預備黨員和發(fā)展對象,來到延安北京知青博物館參觀學習。延安北京知青博物館再現(xiàn)的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28000多名北京知青響應毛澤東主席“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號召,深入基層,扎根農村的的心路歷程。在工作人員的詳細講解下,同學們感受了50年前北京知青植根延安、奉獻延安的生活經歷,了解了他們在火紅的知青歲月里唱響的青春贊歌,也更深入了解了知青們當年克服各種困難,深入基層,扎根農村,幫助和服務廣大農民的奉獻事跡,同時也看到了偏遠農村因知青的努力而帶來的種種變化?!耙患滟F的文物,一個個感人的故事,一段段難忘的記憶,一幅幅記錄北京知青心路歷程的影像與照片,似乎還存有當年的余溫,生動再現(xiàn)了知青們的成長經歷與人生軌跡,讓我們在歷史中思索人生,在榜樣前汲取力量?!毖芯可h員呂明月邊拍照,邊用筆仔細記錄著?!霸谘影策@片紅色的沃土上,他們磨練了筋骨與意志,收獲了信仰與理想,他們生長在紅旗下,成長于社會最基層的農村,他們愛黨愛國愛人民,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他們永遠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睂W生黨員張華在參觀知青博物館后激動地說。
二、走進梁家河重溫知青路,培養(yǎng)責任感使命感
“我人生的第一步所學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這里是有大學問的地方?!?015年2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回到梁家河,動情地對在場的年輕人和孩子們說。1969年1月至1975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延安市延川縣文安驛公社梁家河大隊插隊落戶,度過了7年不平凡的知青歲月。梁家河7年的學習、思考和實踐,培養(yǎng)了青年習近平的自信心,確立了他堅定的人生目標,讓他立下了“要為人民做實事”的不變信念。
2018年11月24日上午,延安大學經管學院的黨員、預備黨員與發(fā)展對象們,在學生第三黨支部書記晁遼科、輔導員程亮明的帶領下來到了梁家河這個小村莊,感受和學習梁家河這個小山溝的大學問。跟隨著講解員的講解,大家來到了記錄梁家河村從貧困落后到逐步發(fā)展的“梁家河村村史館”,參觀了村里第一口也是村里重要水源的“知青井”,參觀了“沼氣池”和知青舊居。隨著對梁家河村的逐步深入了解,同學們感慨良多。大家在陜北村落特色的空地前,積極踴躍分享了參觀學習感悟?!白鳛榇髮W生,要敢于直面困難,沉淀心靈,不驕不躁,努力提升自己,努力發(fā)光發(fā)熱,踏實肯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要承擔起當代青年應承擔的責任?!蓖瑢W們都很有感觸?!案兄x學院黨支部給我們這次機會參觀學‘習’,雖無法做到感同身受,但也確實感觸良多。不到16歲踏入這片黃土地,22歲推薦去了清華大學,在這7年知青歲月里,先后為梁家河村民修筑水井,修建陜西省第一口沼氣池,辦鐵業(yè)社、代銷點、縫紉社,等等。習近平總書記在21歲,已經成長為梁家河大隊的黨支部書記,反觀自己,同樣的年紀,卻還沒有那種“干大事有魄力”的精神。雖說時代不同了,條件不同了,但這種精神面貌的的確確需要在新時代下繼續(xù)迸發(fā)新的活力,而主人公即為我們這些新青年。四年大學生活轉瞬即逝,作為大學生黨員,更應學會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格局,做到‘為人民服務’,在自己的崗位上散發(fā)自己的光和熱?!北究粕A備黨員李增如在朋友圈發(fā)文。
“來到梁家河,來一次,就有一次不一樣的感受”。輔導員程亮明激動地說,“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只有經歷了艱難困苦,才能得到磨礪,最終有所成就。作為一名教書育人的老師,我們要身體力行,讓孩子們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吃苦,學會奮斗。作為大學生黨員,就像習近平總書記在梁家河插隊之時,在煤油燈下、勞動間隙都會抓住時間讀書那樣珍惜美好的大學時光,努力學習,將實踐與理論相結合,向青年的習近平總書記學習,在困難中激勵自己,愿我們一起努力,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梁家河,這個坐落在陜西北部的小村莊,已經成為了每個青年懷揣夢想、甘于奉獻的青年人的向往之地,更是無數牢記使命、砥礪前行的共產黨人的精神高地。在梁家河這個小山溝回顧習近平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歲月,師生黨員們時刻深深地感受到,梁家河已不單單是一個村莊的名字,在這個符號后面,鐫刻著總書記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頭苦干的作風和攻堅克難的意志。
三、做又紅又專的延大人,朝著光的方向前行
2018年11月30日,對于經管學院的學生黨員來講,同樣是具有紀念意義的一天。因為很多黨員都是第一次來到延安中國紅色書店,心里充滿了喜悅與激動。當日下午,他們在經管學院黨委書記姜慶、副書記冉曉輝和各支部書記的帶領下前往這里參觀學習。
師生們提前來到了書店,漫步在紅色知識的海洋里,感受著這里獨有的歷史與現(xiàn)代相結合的氣息,臉上洋溢著微微的笑容。“延安中國紅色書店是《梁家河》一書的首發(fā)地,原名為‘新華書店’”,書店策劃部侯偉主管興致勃勃帶領大家參觀了書店并詳細介紹了書店的發(fā)展歷史及布局理念?!?937年4月24日,新華書店在革命圣地延安的清涼山創(chuàng)立。半個世紀來,它在抗日的烽火、解放的硝煙里成長,在新中國成立后發(fā)展壯大?,F(xiàn)在的延安新華書店已更名為‘中國紅色書店’,她是以‘沿承新華傳統(tǒng)、弘揚延安精神’為宗旨創(chuàng)建的新型城市文化閱讀空間,也是向中國新華書店成立八十周年的獻禮之作,成為中國規(guī)模最大、歷史場景感最強的紅色文化主題書店,于2017年4月23日開業(yè)?!蓖ㄟ^參觀學習,師生們感觸頗多?!帮L雨兼程八十載,不忘初心百年夢,銘記光榮成長歷史,勇做文化先鋒人?!彼麄兌荚谛睦锬赜涀×恕?/span>
“幾回回夢里回延安,雙手摟定寶塔山。”參觀結束后,書店候主管與學生代表王玨穎合作,為大家即興朗誦了賀敬之的《回延安》。師生們來到“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朗誦臺,由經管學院團委書記主持,開始了當天的活動。
活動開始前,師生們一起通過視頻回顧了“青年大學生學習青年習近平”前幾期的活動,把大家又一次帶到了老延安,帶回了梁家河的知青歲月。接著,趙俊俊、孫海波、單翠、郭宇帆等同志結合自身經歷一一分享了閱讀《梁家河》、參觀梁家河知青故居及延安北京知青博物館的心得體悟。他們無不被習近平總書記艱苦奮斗的精神和頑強拼搏的毅力所折服。“作為一名大學生黨員,應時刻謹記‘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的教導,在生活中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在學習中,認清自己的學生角色,認真學習專業(yè)課知識,拓寬眼界,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學生黨員孫海波激動地說?;顒又?,何楊陽、高喜寶給帶來了吉他彈唱《平凡之路》,告訴我們在平凡的路上依然要學會樂觀,學會善待生活,走出自己平凡之路的精彩。
“本次活動之所以選在這個賦有中國共產黨奮斗情懷的紅色書店,就是為了激發(fā)同志們讀書的熱情,希望同志們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永遠遨游于知識的海洋。同時,提醒同志們不忘黨的先進性,時刻保持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充分利用好紅色文化資源,努力學習,提高黨性修養(yǎng)。希望同志們在跨越時空的對比中都能找到自己人生的坐標,并朝著自己的目標不懈奮斗?!睂W院黨委書記姜慶老師點明了本次活動選在延安中國紅色書店的目的及意義。本次“青年的楷模,學習的榜樣”主題教育活動是經管學院黨委組織開展的“青年大學生學習青年習近平”的系列活動之一,此前,學院黨委先后組織學生黨員到延安北京知青博物館、延川縣梁家河參觀學習。青年習近平是我們當代青年的楷模,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通過一系列的學習實踐活動,學生黨員們更深入地了解并學習了青年習近平的奮斗精神,堅定了理想信念,激勵著他們牢記歷史和時代賦予當代青年的責任與使命,努力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貢獻自己的力量。
窯洞里長滿了故事,山峁間烙印著情懷,泥土中厚植著信念,走進梁家河,學習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我們依然可以感受到跨越歷史時空的青春共鳴。“梁家河就像一味藥,他治愈了像我這樣的青年內心的焦慮,讓腳步不再踟躇,堅定前行的信念,用讀書擺脫迷茫,用奮斗輕盈青春?!睂W生代表王丹如是說。聽先輩的革命故事,走過前人走過的路,做又紅又專的延大人,讓夢想從學習開始,讓我們朝著光的方向前行。